抓親子經濟,美國家庭農場的救命稻草
2022-02-12
	       在鄉村振興的大環境中,我們必須意識到家庭農場是發展主體,我國大部分農戶的經營規模較小,在我國現有的2.3億農戶中,經營耕地10畝以下的農戶仍有2.1億戶。規模較小的家庭農場是我國重要的新型農村經營主體之一。
	       那么小農場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?不妨來看看美國小農場的逆襲之路。
	       抓親子,美國小農場的救命稻草
	       美國是世界第一的農業大國,其中大多數農場規模都很小,隨著農業現代化,農產品產量過剩,尋找新的盈利途徑,是小農場們活下去的必然選擇。其中,很多美國的小農場抓住“親子游樂”這根救命稻草,一二三產聯動發展,成功轉型,開辟出一條趣味冒險農場的康莊大道!
	       美國費城附近的櫻桃冠冒險農場就是很典型的一個例子。
	
	 
 
	
	       櫻桃冠原先是座牛奶農場。由于乳品供應量持續過剩,櫻桃冠農場陷入盈利困境。農場主科爾曼夫婦決定擴大農場經營范圍,尋找新的盈利途徑。
	       科爾曼夫婦邀請美國迷宮公司,設計打造了農場第一座玉米迷宮。迷宮開放僅31天,就吸引超過2.7萬的游客前來。,農場在迷宮沿途設置了很多趣味游樂設施,讓參與者在尋找出口的同時,還能有意外的驚喜,全程充分享受迷宮探奇的樂趣。之后農場不斷增添新的娛樂設施變成一座真正的“冒險農場”。
	       對于正進入“親子經濟浪潮”的中國而言,美國親子冒險農場是很好的借鑒對象。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,“親子經濟”熱潮也開始愈演愈烈,兒童的消費力量不可小覷!除了迷宮,農場還有什么“吸金”秘訣?
	       抓野趣,玩得就是心跳
	       “野趣”,是鄉村迥異于城市的在地特色,每一個孩子都有“撒野”的天性。農場自然的露天環境、足夠開闊的玩耍空間,是孩子們撒野的天堂。城里不缺豪華的生活設施,但城里卻沒有讓孩子“撒野”的大面積土地。在農場,最不缺的就是開闊的土地。
	
	
 
	
	       所以,同樣是抓親子經濟,鄉村小農場并不需要像城里游樂場一樣投入大量資金購買游樂設施。關鍵是如何能把鄉村的特長“野”發揮出來!目前中國很多城市周邊的鄉村休閑設施,雖“野”但規模有限,與又“野”又“大”的美國小農場不能相提并論。
	       因此,小農場們要想抓住小朋友“撒野”的喜好,讓孩子們玩得盡興、刺激,娛樂設施必須盡量“大”、足夠“野”!
	      在美國的小農場,草不是用來燒的,而是用來玩兒的。依托農場天然的起伏地形,農作物被搭建成有落差的野外游樂設施,別有一番野趣。美國的櫻桃冠冒險農場就是利用秸稈、玉米等作物,打造出各種刺激的野外娛樂項目。比如,用稻草搭建的巨型滑梯,滑道越長越刺激,下滑過程中,孩子們兩耳生風,借著大量的加速度與驟減速度的組合刺激前庭系統,產生高度興奮感,玩得盡興、玩得過癮。而且,稻草做成的設施富有彈性,安全度高。
	
 
	
	       家庭農場的設備產品需要常換常新,才能吸引回頭客常來。櫻桃冠農場,沒有建設大體量的場館設施,而是充分利用地形等自然環境,集中打造了50多項小型娛樂設施,常換常新,并融入到農場的自然景觀中去。不斷更新內容的娛樂設施,不僅持續吸引人氣,更節省了大量的建設成本。
	       通過學習美國家庭農場的種種經驗,發展大都市周邊短途、高頻次的親子鄉村休閑,依然可以振興發展。鄉村的小農場,依然是廣闊天地,大有可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