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“景觀配角”到“流量主角”,讓樂園成為云屯生態體育公園的“價值發動機”丨牧童文旅
2025-05-17
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貴州云屯生態體育公園,占地6700畝,森林覆蓋率超過65%,氣候宜人,是集“生態、休閑、運動、康養”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型休閑度假勝地。
牧童以兒童視角為出發點,在這片森林之上打造了一個“全齡友好的森林探索秘境”——綠野仙蹤·魔法森林樂園,以“森林運動大會”為主題,讓孩子們在原始的自然環境中開啟沉浸式的冒險之旅。


云屯生態體育公園宛如一顆鑲嵌在貴州大地上的綠色明珠,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樂園的打造提供了絕佳的基礎。我們將樂園定位為“景區價值發動機”,以設計為杠桿,帶動親子家庭消費,激活文旅動能,撬動景區價值升級。

牧童深知,孩子的童年需要一個充滿想象和探索的空間,于是,我們從兒童視角出發,在這片森林之上創造一個“童話世界”。
樂園占地面積14870㎡,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簡單的游樂場所,而是以“動物王國”之名,賦予其全新的內涵:營造“人與動物和諧共處”的互動游場景,讓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的同時,與可愛的動物們展開一場奇妙的冒險。

我們拒絕表面化的IP植入,而是通過設計語言構建「三層故事認知體系」:
文化層:提取《龜兔賽跑》《螞蟻與大象》等跨代際童話原型,形成弱者逆襲、多元力量的普世價值共鳴。
場景層:為每個動物角色設計“運動人設”,構建「表演 -互動-觀賞」閉環。
商業層:通過動線設計,自然引導人流至零售區、餐飲區,實現場景消費的無縫轉化。
以動物們參與運動大會的故事體系串聯起樂園的6大區域:森林廣場、大象與螞蟻、松鼠之森、快樂河壩、龜兔賽跑)、呱呱池塘。

這種敘事結構使設備不再是孤立設施,而是故事鏈條上的體驗觸點,將傳統樂園的“設備打卡”模式升級為“劇情化探索”,延長游客停留時間。

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需求,樂園布置了40余種設施。設計師并不拘泥于設施的豐富性,利用垂直空間進行豎向設計,創造強烈的視覺沖擊,提升樂園的承載能力,從“平面娛樂”向“立體生態”轉型。


設計師賦予大象、螞蟻、松鼠、水獺、兔子、烏龜、青蛙運動員的身份,“百獸之王”獅子承擔起組織者的角色,梅花鹿、小熊、猴子、河馬、老虎等小動物則是觀眾。它們聚集在森林廣場,展示著自己的運動天賦,在報名參賽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。


通過兒童行為大數據構建“能力-設施”匹配模型,分齡設施的科學配比,既滿足主力客群(3-15 歲)的深度體驗,又通過全齡設施帶動家庭消費。
森林廣場(全齡段):情感連接、拍照打卡

大象與螞蟻(0-15歲):邏輯思維、益智、感統協調

松鼠之森(7-15歲):肢體平衡、勇氣鍛煉、攀爬、拍照打卡

快樂河壩(3-6歲):益智、互動、合作、拍照打卡

龜兔賽跑(0-3歲):益智、角色扮演、感統訓練

呱呱池塘(0-15歲):感知、互動


動物們收到通知,紛紛來到森林廣場報名參加運動會。它們摩拳擦掌地為運動會準備著,都想在運動會上展示自己的運動天賦,在準備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?

這里作為樂園的入口廣場,用主題景觀裝置吸引游客進行親子互動、拍照打卡。

大象和螞蟻都報名了舉重比賽,大象的大鼻子能舉起超重的大木頭,而螞蚊舉起的小樹葉或者一粒米都是它自身的25倍重量,動物們紛紛討論誰才是大力士。



大象的肚子也能“撐船”:內部包含10種不同玩法互動擋板,晃橋1個、秋千2個、玩沙設備一套、鉆網2個、傳聲筒2個、音樂敲擊2個、拓展設備4個。



松鼠是森林的攀爬的冠軍,在樹林里穿梭跳躍是它的強項。可是它卻遇到了煩心事,需要存起來過冬的松果不見了,它在樹上巨大的樹葉里翻箱倒柜的尋找松果,大家可以幫忙找找它的松果嗎?

攀爬是松鼠之森的關鍵詞,爬網、鉆網、樹葉攀爬等等。孩子們攀爬的不僅是游樂設施,更是對森林垂直生態的認知地圖。

	

水獺,每一次運動會都是當之無愧的花樣游泳冠軍,它悠閑地在水塘里漂浮著,一點也不擔心明天的比賽。




水獺仰躺在水池時露出軟軟的肚皮,成為孩子們蹦跳的天堂。


	

兔子和烏龜都在準備跑步項目,兔子嘲笑烏龜爬得慢,烏龜說:“總有一天我會贏的。”免子認為比賽太輕松了,它要先睡一會,而烏龜一刻不停地爬行,當兔子醒來的時候烏魚已經到達終點了。



將《龜兔賽跑》寓言進行當代轉譯,形成具有認知共鳴的IP系統。在樂園內部設計復雜、豐富的玩法,讓孩子們在自然中運動,于探索中成長。



池塘里青蛙正在為運動會準備跳水比賽,“呱~呱~”青蛙鼓足了力氣縱身一跳,從荷葉上跳到了水里,一個完美的入水姿勢,引來了水里其他小動物羨慕的眼光。



在樂園設計中,我們打破了“設施堆砌”的邏輯,更多的思考構建一套基于“自然共生”與“成長賦能”的設計體系。這座兒童樂園不是被“放置”在森林中,而是從森林里“生長”出來的生命體。

同時,我們也沒有忘記“景區價值杠桿”的核心定位。優秀的設計,從不是孤立的空間創造,而是對區域資源的系統性激活。云屯生態體育公園無動力樂園的實踐,正是這種理念的最佳注解——讓每一寸土地的自然稟賦,都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動能。

聲明:牧童致力保護作者版權,部分素材來自于互聯網,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于后臺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處理。